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校友园地  校友风采
侯永强 基层就业之星
发布时间:2024-05-17 作者:外语学院 浏览次数:148

侯永强,男,汉族,山东潍坊人,19977月生,20198月参加工作,外语学院2019届俄语专业本科生,20198月通过新疆招录内地高校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历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勒县塔尕尔其乡人民政府经济发展中心干部,恰克勒克(5)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四级主任科员、塔尕尔其乡喀尕霍伊拉(4)村党支部书记,20223月,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参加工作以来,他主动申请到南疆重镇喀什工作,始终奋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维护稳定主战场、服务群众最前沿。他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聚焦总目标开展各项工作,在建强基层组织、推进强村富民、强化群众工作上下功夫,用“真心”赢得群众的“真情”。

一、“听民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

“群众之事无小事!”他满怀热情为群众开展服务工作,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每年做到对辖区的2401008名群众走访全覆盖。作为该村历史上第一位汉族书记,从初到村里时的语言不通,到现在可以熟练地与群众用维吾尔语进行交流,大家伙儿亲切地称他为巴郎书记,他的心与群众的心距离越来越近。他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与各族群众交心交友,在他日常入户走访过程中,一位母亲因自己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哭诉道:书记,请您帮帮我,如果得病的是一只牛娃子也就罢了,可他是我的儿子啊我不能不救他......”母亲的话语令人心碎,他当场捐出了当时自己身上仅剩的两千元,回村委会后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号召募捐并向乡党委请示报告请求帮助,就这样乡政府机关干部也动员起来了......,当他把募捐来的沉甸甸的九万余元善款交到患者母亲手上,母亲扑通一声就跪下了......。这样的场景是他工作中的缩影,目前为止,他积极参与调解群众间的各类疑难矛盾纠纷28条,协调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困难诉求49件。

到村工作以后,为彻底扭转所在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局面,他狠抓班子队伍建设,调整后的班子队伍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百分之百,平均年龄27.6岁,为各项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注重发挥驻村工作队成员的作用,通过工作队成员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帮扶促进村干部能力提升,他制定了年底考核帮扶工作成效考评机制,将村干部能力提升程度作为年底工作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他紧抓制度建设,通过奖惩分明的村干部管理、每周四常态化集体学习、支持班子成员前往山东参加能力素质提升活动、营造国语传帮带学习氛围、开展主题党日党性教育等措施,全面提升班子成员综合素质能力。近两年以来,共有3名村干部参加赴山东省交流学习、2名干部赴乌鲁木齐市培训学习、全体干部赴地县两级党校培训全覆盖。

他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务求实效地开展工作,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维护问题,他组织人员、快速行动,为夜间昏暗村组巷道安装路灯40盏、硬化公共区域400余平方米、维修水渠分水闸28处,便利了群众生活、完善了基础设施、消除了安全隐患。

二、“贴民心”,有形有感有效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其所在村少数民族群众占比99%,常住人口组成为维吾尔族(占比98.9%)、汉族(占比0.9%)、壮族(占比0.1%)。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做好民族地区特别是南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他以饱满的热情深入到少数民族群众中去,扛起做好群众工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睦的重要责任。他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近两年,民汉结婚从2户增长至8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深化。他通过春节联欢会、清明烈士祭、中秋茶话会等形式以及古尔邦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共计百余场次,持续开展国家观、中华民族观、公民观宣讲教育,有效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学生寒暑假放假期间,他充分发挥村级组织阵地作用,创办“红石榴”爱心小课堂,组织返乡中小学生到村委会托管,开展提升国语水平、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等活动,在有效减轻了群众照看孩子的压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国语水平的提升。照看孩子的大伯幽默的说:“小课堂真不小,有老师有课本还有电影,比那正规学校也不差。热合买提(非常感谢)!”2022年该村被喀什地区评为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三、“集民智”,时刻千方百计促进产业增收

(一)发展主导产业。他集思广益、响应上级党委号召引导推动辣椒种植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经过“四议两公开”工作程序,积极开展土地流转1040亩开展辣椒种植,推进集约化经营,户均土地流转费可分红3万元。他以利用村级经营性扶贫资产蔬菜购销平台为载体引进辣椒分拣企业,延长了产业链,吸纳了20余名群众就业,年均收入2.1万元。辣椒种植主导产业发展带动该村群众参与辣椒播种、除草、采摘、晾晒、分拣等全过程就业人数350多人,人均年增收达2000元,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形成。

(二)发展特色产业。针对群众拱棚种植积极性低的问题,他经过实地查看并询问群众意见,发现确实因为土地盐碱性大的原因导致拱棚地蔬菜产量低。他邀请了邻村自治区农科院的驻村专家以及东营援疆指挥部的“乡村土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得出了可以发展蟠桃种植的结论。说干就干,在向乡党委建议并得到肯定答复后,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他带领全体村民积极发展拱棚蟠桃种植,村干部、党员带头干,当年桃树成活率达到了98%,次年果树挂果率达到了85%以上,目前每座拱棚蟠桃已连续两年为每户增收5000元左右。

(三)增加村集体收入。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进土地碎片化清理工作,2023年,上级投入资金对该村开展了0.66万亩高标准农田平整工作,为村委会增加村集体土地100亩,土地流转增收2.7万元;通过盘活村级就业载体蔬菜购销平台,引进辣椒加工企业,他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6万元;他积极利用社会资源,盘活村级卫星工厂闲置就业载体,引进银饰加工企业,吸纳就业人数15人,人均工资性年收入增长2万元;通过盘活村级十小店铺,他为村集体增加收入1.16万元。目前,经过两年的共同努力,该村村集体经济已达到50余万元,连续两年实现8%增速的增长,实现了从负债10万元的后劲村向排名前三的上进村的华丽转变,村党支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底气更足了!

(四)帮扶困难户增收。为有效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针对个别人均收入不达标、不增反降等乡村振兴领域面临的风险的家庭,他每月主持召开研判分析会,制定一人一策,并对帮扶干部的责任落实情况开展调度督促,确保帮扶措施落实落细落地,同时由他与后盾帮扶单位对接联系,开展消费帮扶,目前近两年后盾单位消费帮扶已达到12余万元;他积极与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对接,累计引进社会帮扶资金30万元,针对脱贫户、监测户20户支持发展发展托管羊项目,针对无意愿或无能力养殖的农户每户每年可分红增收1000元,针对有意愿自行开展养殖的脱贫户,尤其自行养殖,由村级开展技术培训,造血式帮扶增强群众增收致富内生动力;针对村中的孤寡老人以及无劳动能力人员,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基础上,经过“四议两公开”程序后,根据其家庭情况开展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现金分红帮扶。

对于未来的工作,他信心满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干部,特别是农业高校毕业生,我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乡村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走,如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是我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国家父母养育我长大,母校培养我成材,我一定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回报国家和社会,勇担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时代使命,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做贡献,为美丽新疆建设增光添彩!”


TOP
版权所有:山东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 © 2023-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