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建设银行“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临沂大学圆满落幕。我校《经纬山海间 粮经兴乡产——日照市乡村产业多维图谱与振兴路径研究》《明天谁来种粮?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背景下的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16地市研究》《粮安“险”中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山东省农业保险供需困境与对策研究》《“健康中国”战略下农村地区用药安全与路径研究》4件作品斩获省赛特等奖,实现特等奖数量翻番,4件作品获一等奖,7件作品获二等奖,2件作品获三等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同时学校历史首次摘得“优胜杯”,实现新突破。
学校高度重视赛事工作,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校团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探索形成校团委与学院共同驱动,本硕博、团干部、导师协同发力,学科、专业、平台与项目有机融合的竞赛运行模式,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和定期沟通机制,加大跟踪落实力度,重点遴选了20项优质项目进行跟踪培育。坚持定期调度打磨,邀请了多位专家进行多轮辅导。各相关学院围绕项目优化、答辩技巧、材料规范等核心环节,为参赛团队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和系统辅导。省赛决赛备战期间,党委副书记、校长冷畅俭,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广松等学校领导多次看望参赛师生,积极协调解决作品推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勉励参赛团队敢打敢拼、敢于亮剑,努力为学校争取更多荣誉,以实际行动为一流农业大学建设贡献力量。接下来,校团委将会同有关学院做好国赛作品推报和打磨工作,力争实现新突破。
据悉,本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齐鲁青韵,创领未来”为主题,鼓励学以致用,推动产学研融合互促,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共有来自全省62所高校的258个项目进入终审决赛。
省赛特等奖团队简介
经纬山海间 粮经兴乡产——日照市乡村产业多维图谱与振兴路径研究
组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经济建设)
项目成员:范峻宏、殷李、于馨悦、邱子潇、王睿、马渤越、王思博、邢晓雅
指导教师:周玉玺、安康、殷桂堂
项目简介: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日照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兼具农业资源禀赋与滨海特色优势。为厘清日照市乡村产业结构现状与升级方向,向政府建言献策,团队深度参与“万名学子联万村,我为家乡做贡献”大调研活动,深入日照市4个区县开展调研。团队梳理日照市粮食产业、经济作物产业、特色产业的宏观数据、调研数据,研究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绘制《粮安图》《经收图》《特色图》三大图谱,帮助政府为日照市乡村产业发展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以多维图谱实现空间赋能,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宣传家乡,回馈家乡,贡献农大学子的力量。
明天谁来种粮?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背景下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16地市的研究
团队成员:纪祥宇、胡一宁、岳萌萌、王子依、殷舒畅、燕翛然、刘昊洋、孙晓宇
指导教师:丁存振、李妥
项目介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背景下,团队历时两年,走访省内16地市,以1463份有效问卷精准剖析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足的痛点,如收益低、种粮环境差、技术应用不到位等问题。团队创新提出“双轮三擎N赋能”粮食生产协同模式,以传统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经营为驱动,政策、组织、技术为引擎,通过N维赋能分析问题困境。调研成果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获得权威专家认可,未来将深化模式升级,打造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齐鲁样板”,为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贡献青春力量。
粮安“险”中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山东省
农业保险供需困境与对策研究
团队成员:杨炎、吴霏、孙梓煜、蔡雨卉、李瑞晨、冯硕
指导教师:牛浩、李政、李妥
项目介绍:农业保险在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成果基于山东省305家县级保险机构及1300户规模农户调研数据,首先,在宏观层面分析山东省农业保险发展特征及痛点问题;然后,在微观层面一方面构建logistic模型分析需求端农户农业保险不解渴问题,另一方面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从供给端进行风险区划研究;最后,基于调研成果形成“一体两翼五维”的对策建议体系,旨在为推动山东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健康中国战略下农村地区用药安全与路径研究-基于山东省农村用药现状的实证分析
组别: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社会建设)
团队成员:初楠、韩超帆、孙奉煊、刘怡菲、董邦、肖世儒、董令航、张志程
指导教师:吴彩云、刘晓琰、陆腾龙
项目介绍:该项目聚焦国家“健康中国”战略核心议题,深入广大农村地区,通过扎实的调研和科学的分析,精准剖析了当前农村用药安全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系统性解决路径。其研究成果对于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保障用药安全、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