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发愁?愁啥?
发布时间: 2013-08-3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晚要就业的同学们,或许下面的某些观点对你有所启发。

 

 

就业发愁?愁啥?

  /麦可思专家王可
 

我没畏惧过毕业后会找不着工作。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我有“哈佛”二字摆在简历上“傍身”,而是源于职业知识与技能所赋予我的底气。当我走出大学那神圣、保护着我们的大门后,我很感激除了学位之外,我还学到了所有这一切。
 

  自打迈出哈佛门槛后,我时不时地发现,人们会把我们这群哈佛毕业生圈进他们心目中的哈佛“泡影”里。在中国,许多人会因为我到本科毕业时已做了4 份实习和工作而大感诧异;我得承认,刚开始我也挺诧异的。我诧异的是他们的“大惊小怪”——对近年来的哈佛毕业生来说,这真的不过是个平均数嘛!我们通常就带着如此的期望在学习:大部分学生就得靠打点“零工”来支付自己的学费,为休闲活动买单;我们也惯于利用三个半月的暑假去延伸及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课外活动与学术兴趣。离校之日来临时,这些经历已经成为披在我们身上的“第二层皮”(Second Skin)。“如何找工作”这样的概念在历经大学四年沧桑后,于我们也不再陌生。我们早就申请过好些职位,接受过数场面试洗礼,小有“江湖经验”了。咦,哈佛明明不是一所职业院校,这是怎么办到的呢?
 

  暑假≠假期

  美国及海外许多大学都有为学生提供的职业服务,但哈佛有的不仅仅是基本的“必需品”,还有超越其上的“上层建筑”:一种强调从课堂之外习得技能与知识的文化。正如我以前在一篇篇故事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的课外活动提供了打造领导力、管理与理财能力以及战略运筹技能的机会。除此以外,我们还通过暑假实习来获得规范与系统化技能的发展。我记得在大一时听过这样的说法:只有新生年结束的那个暑假,是我们唯一一个可以“啥也不干”的“放羊期”。

  当然,哈佛学生完全可以选择每个暑假都“放羊”,毕竟实习文化没有写进大学章程里。但“啥也不干”的想法与从课外获取技能这一流行于哈佛的强势文化太格格不入,少有人真的会大学四年无所事事,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实际上,即便是新生年,据我所知,大部分同学也都安排了实习或科研,还有人在家干“暑期工”(Summer Jobs);拿我自己来说,我便跑到成都做上了西南财经大学MBA 的口语教师,还在成都地铁办公室实习过一阵。在大二那年暑假,我认识的人里同样没一个待在家里“束手待毙”的。我参加了香港的科研交换项目,许多同学则找了公司、政府或NGO 实习,还有些去了海外学习项目。大三暑假时,我们又展开了最具挑战性和专业性的实习工作——好些人拿到了薪水,并且薪水还相当高;也有好些人每周工作60 小时以上。尽管企业实习生不似全职雇员那般有着疯狂的加班表,但也难得有晚上78 点前离开办公室的,甚至有些还会工作到更晚。我曾为一家由哈佛学生运营的、叫做“我们去玩”(Let's Go)的旅行指南出版公司工作(详见《麦可思研究》9月刊第92 页《找份工作,做中学》一文)。我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全天去调研、实地考察,详尽地描述巴黎的“犄角旮旯”——连我的周末也被搭了进去。当然,我对这些奉献也不能抱怨太多,毕竟我身处巴黎又有报酬可拿,在提高自己销售性写作技能的同时,还为履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不管怎样说,你在那篇故事里可以发现,这基本上没法被称作“假期”。

 参加暑期工作的学生
 

  要么做,要么死

  我们非常幸运,哈佛把与诸多企业和各种组织建立招聘关系定为重中之重。

  每个秋季,学校都会在篮球馆组织招聘会。会上学生们能跟所有类型的雇主面对面接触,可以与代表各个机构的哈佛校友谈话。那些想进公司实习的人,只要将他们的简历通过哈佛职业网站往高盛或麦肯锡一塞,便可“守株待兔”、坐等是否跻身面试的回音了;那些想获得科研实习的人,则可以占尽老师们人脉及学校职业服务资源的“便宜”;而那些想去NGO 实习的人,就需更多发挥自己的“神通”了,因为哈佛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联系显然不如跟企业家那么紧密。

  哈佛学生们通常会自己做一番研究,或者向社团、同学及校友征询推荐建议。如今,作为对学生需求的回应,哈佛已经笼络了比以往要多的非营利和社会责任型实习机会。总而言之,这里的学生通常可以获得任何他们想要的实习或科研机会,只要他们足够勤勉去做适当的前期调研,较为充分地利用了哈佛全面优良的职业服务。

  写简历需要帮助?没问题!准备面试需要帮助?没问题!职场礼仪方面需要“小贴士”?没问题!多亏了哈佛每学期举办的那无数场干净漂亮的宣讲会,以及发送的大量关于职业的邮件,学生们知道这样的问题应该去哪儿和找谁。

  截至毕业时,我们中的大多数已经至少有过两个夏天的实习、科研或者“暑期工”资历了,有时这个数还可能是“三”。这是对我们于学年中干兼职、做研究、整理图书馆、当家教等以外的补充。虽然当时在我看来很正常,但毕业后才意识到,哈佛这种文化相当不一般。最让人玩味的一点是,在那个环境中我觉得这一切很自然。从进哈佛第一年,我们便被鼓励去大量参与课外活动,去咨询职业服务办公室,去跟顾问聊假期的各种机会。要避开过多地分散精力,你得挖个坑才行。我们被鼓励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哪怕这些领域跟专业或者职业期待没什么关系;也被鼓励去找作为过来人的高年级学生“摆龙门阵”,去利用丰富的校友网络“矿藏”。我唯一可以吹毛求疵的,就是哈佛的资源太多了,以至不得不靠层层筛选来从中选择、制定策略——而这个过程及其本身,事实上也是授予我们的关于如何独立进行自我组织管理的非常有益的一课,哈佛在该过程中并没有束缚我们的手脚,好像我们还是小孩。要么做,要么死;要么游,要么沉,对吧?

 

  雇主究竟看什么?

  在如此的暑期活动安排下,我们学会了拥抱职业精神与道德操守,学会了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学会了融入职场文化、为新工作做出调整,也学会了如何将我们的分析能力运用于实际工作之中。这些工作不是由泡泡咖啡、上上网组成的,我们有特定的、复杂的任务,它们将为雇主所用并接受其考评;有时我们做的是一个大项目中的一环,有时是一份单独的“功课”。我跟同学一起合写的那本旅游指南就在全球发行过,成千上万的旅行者有赖于我给出的资料去做决定——由此,我的工作靠不靠谱便关系重大了。做咨询和金融实习的同学也曾工作至夜阑人静之时,以做出市场规模或投资机会方面的研究。

  在诸如此类的例子中,实习生的表现与能力将得到评估,最优秀的人毕业后会拿到全职工作邀请。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与职场环境中“摆平”工作的能力,对我们未来求职所起到的用处比从课堂上甚至课外活动中能学到的任何东西作用都要大。到大四时,我们已在纷繁复杂的专业职场世界中(这个世界与之前身处的“象牙塔”截然不同)筑起导航系统。因此,对我们而言,找到工作并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会找到哪种类型的工作?

  你现在可能在想,那好吧,“职业技能”(Professional Skills)很好很强大,但就业能力里是不是应该还包括专业技能(Technical Skills)?这是我最喜欢的问题了!如你所知,哈佛是一所实施博雅教育的大学,这意味着,我们强调的是基础的教育,而非职业培训。即便我们学的是历史专业,也要修读数学和科学课程,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这基本上也表明,我们中的大多数并不能把从哈佛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工作之中。

  就美国精英大学毕业生的情况来看,相当多都进了专业服务业(咨询、金融、工业)或公益业(非营利组织、基金会、智库)。要在这些行业立足,技术性的专业背景并非必需。许多岗位只需我们够聪明、有够强的定量分析技能便“达标”了,而这些在此前的学业生涯与专业实习中已不断得到磨炼。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进投资银行已是屡见不鲜之事;数学、科学或者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到公益世界工作也不是什么新闻。对雇主而言,最具价值的是“原料”,即这个头脑如何;而不是这一头脑在大学四年里灌注了些什么样的知识内容,通晓些什么样的事实。哈佛不只向我们供给知识,也教会了我们如何思考。因此,虽说课堂本身并没有教我们怎样找工作或者发展某项特定职业技能,却帮助我们生长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与理智洞察力——作为这些的补充,还有我们通过形形色色的实习与工作培养起来的就业能力优势。内化的能力让我们得以高效地理解并传播知识,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学习新的技能。
 

  不是名校也有春天

  我清楚地明白,哈佛学生在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享有无可比拟的“特权”;同时我也深深地相信,我们“二元教育”(Dual Education)系统下的指导思想同样可用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我亲眼目睹过这样的例证。那是一所中西部小规模的地方大学,其学生最大化地利用了当地的农业社区。当地雇主高度认可这所大学的工科毕业生,认为他们受过良好的训练,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职业准备。我曾对此感到好奇:为什么这样一所“麻雀”大学的工科毕业生,会比本州数所更大规模的大学更受赞誉呢?与许多校友、教授谈话之后,我发现,该大学工科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其超乎寻常的职业发展项目。学生们不仅在课内得到教授们充分的教导与培养,还有到本地和全州企业实习的各种机会。在实习中,他们既萌生出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产品的能力,也能够学会如何在真实的职场背景下工作。学校的工程系鼓励学生们在学期中及暑假进行实习,系里也备好了强大的职业发展与实习系统。也许,中西部这所小规模地方大学的情况与哈佛并没有多大相似性,但你可以从中窥见二者共通的基本理念,即对学术卓越和课外职业发展的双重关注,而这两方面由规范化与系统化的大学基础架构加以支撑。

  如你所见,虽然我接受的是博雅教育,拿着心理学与法语这样算不上“热销”专业的文科学位,但我没畏惧过毕业后会找不着工作。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我有“哈佛”二字摆在简历上“傍身”,而是源于职业知识与技能所赋予我的底气:我知道怎么去下事前“功夫”,怎么去申请工作,怎么去应付面试。以前我从没想过要在哈佛里去学这些很实际的东西,但当我走出大学那神圣、保护着我们的大门后,我很感激除了学位之外,我还学到了所有这一切。(| 罗惠文)

 

 

来源:《麦可思研究》9月旬刊20139月上旬刊,总第159